从体院到体育行业毕业一年我没有后悔!是啊,不管你承不承认,从离开校园的那一刻起,我们就正式站在了人生的角斗场,感情、金钱,甚至于以后的家庭、事业,都将向我们一步一步迎面而来。
那么,那些毕业一年、从事体育行业的体育专业大学生们,现在过得还好吗?毕竟,体育行业加班出差多、工资较低,一直被人诟病。
希望在这里,行业过来人能找到共鸣。也期望,还未毕业的你,看了这些故事之后,能给自己树立一些人生的路标。
我从小喜欢听体育广播;大四时,进入乐视体育实习,结识了业界非常厉害的老师们;毕业之前,也曾想过其他工作,但是从心底还是觉得不喜欢,最后选择了现在这份工作。因为我觉得,在中国体育界,还没有像国外那样把体育视频做得特别好,所以我想去试一试。现在的情况,距离我的预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,坚持现在想做的事情,慢慢前行吧。
最有成就感有两件事情:一个是中国国家田径队出征伦敦世锦赛的微博宣传视频,点击量破千万,并被各大主流媒体转发;二是,偶然间抓拍的照片上了Jr-NBA全球总决赛宣传网站。
我还是会选择体育,可能家庭的氛围也是影响我的一个重要因素。记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王皓对阵柳承敏,当王皓每输一球时,全家人的叹气。每赢一球时,全家人的赞叹。
工作上,希望自己的视频能为更多的运动员和观众服务;生活上,希望自己多运动,有机会能多走走几个城市,看看不一样的风景。
毕业选择从事体育行业,是因为自己本科是体育经济专业,研究生是体育管理,所以对体育领域比较熟悉,理论都差不多学完了,想真正进入体育行业看看。现在的状态挺好的,对一切都很好奇,学习很强,还处于新鲜期吧。
这一年,做过整个体育小镇的规划,参加了一些体博会。最有成就感的事情,应该是去年12月顺利从拉夫堡毕业,找到一份自认为适合自己的工作。最难熬的话,感觉没什么难熬的,干什么家人都支持。
其实到这个阶段也不太存在重新选择了,我之前修过法学的双学位学位,自己对这方面很感兴趣,希望可以把这方面捡起来,成为懂体育、懂法律、懂经济的综合型的人才吧。我觉得体育行业需要这样的人。
未来两年,希望自己能认识更多朋友,空闲的时候希望去做更多有趣的事情。工作的话希望自己认识更多前辈,向他们学习,同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持续做下去。
从情怀上说,自己喜欢体育,大学专业也是体育;从现实来说,毕业后发现自己只擅长做体育相关工作。
最有成就感的事,有一次在培训现场,在场的人都不会英语,我自告奋勇做了一次外教的助教,非常地搞定啦!
我本科是在武汉体育学院,之前在武汉网球公开赛、武汉马拉松都做过志愿者,所以选择体育行业一切顺利成章。
毕业时希望每天的工作充实,现在和预期相比稍微逊色些,有时觉得自己停滞不前,一是因为实习收获了很多经验,同时也因为内蒙古相对北上广,竞争压力没那么大。
最难熬的一件事,就是毕业后没办法从那种集体生活中走出来,回到小城市每天觉得非常枯燥无聊,好像意味着青春要结束了,好在后来工作特别忙,慢慢地充实了自己。
会选择体育,因为这个行业特别有活力,而且发展前景也很好。国家提倡全民健身,大众也越来越重视体育,所以不管是从生活还是工作来说,选择体育都没错。
生活中要多抽出时间带父母去旅行,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,让自己成为一个综合性人才,不光是为自己创造“工资”,也希望通过自己努力,为公司及社会创造价值。
我从小喜欢体育,大学也读了体育专业。一直想从事篮球翻译工作,毕业之后实现了想法。现在将兴趣爱好和专业结合在了一起,做着喜欢的工作,状态比较好,也算达到了预期。
去年刚入职时,有一个大型的教练员培训活动,公司信任我让我去做翻译工作,最后顶住压力完成了,这是我感觉最有成就感的事。
最难熬的是在去年,得知妈妈有肿瘤,听到这个消息,我非常害怕,又不在妈妈身边,最后还好检查出来是良性的。但在那半天的等待中我意识到,在外面工作无论怎样,挣多少钱,都不如家人身体健康重要。
我还是会选择体育,选择篮球,不后悔。因为从小就比较喜欢体育,喜欢篮球,能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结合起来三亿体育官方App平台,我觉得现在的工作就是最完美的了。
毕业后,有太多故事是我们从未料到的,但回头看一看,似乎一切并没有那么糟。经历过大热又骤冷的体育行业,也没有那么差,反而正在稳步发展着。